返回列表
09 11月

王文银:龙行天下

  王文银给人最显著的印象是性格活跃,对事物都有着明确的方向感。1995年,在职场上已经风采尽展的王文银,在对市场需求进行把脉后,选择了当时还是卖方市场的电源线的生产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。与其他创业者一样,王文银的企业从弱小开始成长,最初也是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型加工厂,厂房也是租用别人的。不一样的是,王文银有着清晰的创业思路。王文银说:在建厂之初,我们必须用速度换发展,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,迅速地完成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的扩张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使企业尽快地进入相对稳定期。
 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王文银不仅让企业开足了“马力”,同时还采用委托生产的订单方式,尽一切办法提高总量。由于订单太多,产能不足,王文银就和员工一起,天天加班加点干到深夜,累了就在车间铺上木板和衣而睡。仅仅过了三个月,工厂的销售额就由开始的每月两百万,迅速增加到一千多万,开业当月就实现了盈利。企业陆续补充了一些机器设备,增盖了厂房,增招了员工,迅速摆脱了创业期的高风险,经营上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。此后,王文银的企业几乎是以一年一个分厂的速度高速扩张。
  王文银的创业历程,咋看起来一帆风顺,实质上是王文银用战略眼光把风险纳入在可控范围之内。王文银认为,度过创业期的企业,大多数具有经营平稳的特征,发展轨迹十分平滑,但这很容易让创业者对企业的未来走向产生误判。其实,在平稳的状态下,总是在酝酿着风险,挑战终究会悄无声息的到来。王文银同时也认为,创业家不要惧怕行业的重大变动,这是企业所面临的重新洗牌的机会,对于具有战略眼光的创业家而言,环境的变化是可以预见的,只要能在挑战来临之前作出预判,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,企业不仅能安稳度过“动荡”,还能乘势而上。
  1998年下半年,由于竞争对手的加入,电源线行业迅速成熟并走向饱和。而在这之前,王文银已经预测到了行业危机即将到来。于是,王文银提前限制电线产品的生产,并在1999年初迅速上马利润率更高的电缆线生产项目。新工厂很快建成并迅速投产,两个月后实现赢利。此后,王文银又根据电缆线行业发展成熟、利润微薄的情况,先后上马了塑胶生产和铜材加工,不断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  2002年,由于电线和电缆产品市场已经成熟,王文银所掌控的正威集团再次走到了抉择的十字路口。这时,公司很多人提出另辟战场,进军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。而在当时,企业经营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,对企业有着巨大的诱惑。但王文银坚决反对多元化。王文银说,做企业一定要专注,巴西一家企业做缝纫机针做到了世界500强,大约800亿人民币。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什么短,经营多元化就是原因之一,很多企业进入不熟悉的新行业,经营上不得要领,最后只能吞下经营不善的苦果,甚至主业也受到影响。
  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,正威集团放弃了横向多元化,坚持纵深上的多样化,不断地在铜行业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,从电线厂到电缆厂、塑胶厂,再到铜材加工厂,从石头做到了插头,触角伸到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。
  由于正威集团打造出了国内铜业最大的产业链,这不仅为集团带来了稳定可观的盈利,而且也使集团成为铜行业中的最大“庄家”,完全超脱了常规层面的经营风险。即便如此,王文银还是建立了战略抗风险基金,即使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,公司仍然保留着几千万的长期存款,以备风险救急。
  在铜产业领域内的专注化路线,使王文银对铜行业内的任何“风吹草动”都能了然于心,并能洞察先机,在市场上总是先人一步。3年前,在当时矿山无人问津的情况下,王文银却看准了矿山有巨大的升值潜力,于是开始在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和中国江西、云南、内蒙古、铜陵等地,购买了几百亿的铜矿。
  事实证明了王文银在战略眼光上的高瞻远瞩,而此时的正威集团可谓是大开大合,一出手就是大动作,已经具备了在全球进行战略布局的实力。王文银投资5.5亿人民币,在赣州组建正威国际集团赣州矿业公司,实施“以精深加工促资源开发,以资源开发促精深加工”的良性互动、跨越式发展战略,把赣州建成继个旧、南丹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锡都及世界顶尖级的钨业精深产品加工基地。
  2005年12月,王文银又在安徽铜陵投资20多个亿,建设占地1000亩的铜业产业园。该项目是安徽“861”重点项目,将于今年下半年开业,届时将形成年产25万吨的规模,到2007年产值将达到100亿。
  早在2004年,三十多岁的“战略高手”王文银就与李嘉诚、曾宪梓、李东生等泰斗级企业家一起,被评为“亚太最具创造力的华商领袖”。在一些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上,比如中国企业运行的复杂环境以及企业家内心世界的不安,王文银都会在交谈中流畅地一笔带过。而在商战中很多关于王文银的趣事,更使他的身上散逸着商人特有的神秘色彩。
  2001年,王文银曾在东莞的一个分厂搞了一个模拟倒闭实验。为此,公司放出风来说: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出了问题,公司为此可能将面临停止营业的风险。王文银事后描述说,风声传出后,连拿刀拿枪来催账的都有;另有一些合作伙伴则处观望状态;还有一些生意伙伴则表示,支持王文银的公司度过难关。这一场堪称诡谲的实验,使王文银看清楚了谁才是真正的“商场朋友”。
  2004年,王文银一位朋友的企业经营出现困境,王文银为其“把脉”后,开出了三剂“药方”,一是保证公司达到银行的融资额度,一是建立一个铜期货平台,一是建立回收平台。此三剂“药方”下去后,该公司的利润陡增了3个亿。
  2005年底,中国经济在年末的最后一战,当属中国国储与国际基金在铜期货上的对决,国际基金不断以推高铜价的方式逼空国储,而国储则以不断通过抛售国内现货的方式来缓解这种压力,挽回其损失。这场对决引起了业内的恐慌。但王文银并不为此紧张,反而通过对国际市场铜行情的深入研究,发现铜价还有上涨的趋势。于是,王文银通过各种渠道积聚大量资金,全部用来购买铜原料。几个月之后,由于市场单价上升,囤积的铜原料为公司赚取了一笔可观的溢价收益,再一次证明了利润来自于专业化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王文银反对“计划赶不上变化”的说法,王文银认为,中国的企业懂得战术,但不懂得战略,所以走不远。王文银说,战略性思维的形成,需要有高深的能力和洞察力,需要摆脱日常琐碎的事物,在客观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,做出长远、系统、深入而灵活的战略思考,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盏指路明灯。
  对于安徽的企业家,王文银说,做企业一定要专注,此外要研究国际化的趋势和方向;企业家不一定要有国际化教育的背景,但不能缺少国际化眼光,否则很难在商业上有创造力,因为不知方向,就很难有深度。
【后记】商业文化的集大成者
  王文银显然属于一种早早地为成功做好了准备的人,我们很容易从他创业之前的人生经历中,找到他日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原初基因。
  1970年,王文银出生在安徽潜山县的一个贫寒家庭,家境的贫寒,反而滋养了他的张扬性格,从中学开始,王文银就一直是学校的活跃分子,有着多年的学生干部经历。
1989年,王文银离开了有着浓厚文化积淀的家乡,沿江而下前往南京大学求学。从安徽走出来的王文银,深深地打上了徽商文化“贾而好儒”的烙印,因而,大学时代的王文银,惜时如金,因学习而快乐,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,为自己日后创业做了良好的铺垫。
  1993年大学毕业后,王文银再次沿江而下,来到已经开始热闹起来的上海,走上了社会,投身于外企工作。其后,王文银的足迹遍布深圳、上海、香港、台湾、大余、铜陵等地——这使王文银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商业文化,如上海人的精明、美国企业家的战略思维、日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等。王文银对各流派的商业文化保持着清醒的认识,正因为如此,不同的商业文化元素,在王文银身上都有着很好的融合。
  王文银说,无论是古徽商文化,还是在全球盛极一时的西方现代企业制度,在中国当代经济、政治环境下,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王文银同时还说,但不能全盘适用,在应用时必须批判吸收,有所扬弃,在实践中摸索完善。